CloudOne.digital经过一个个实践的成功项目后,很多慕名而来的企业主经常在咨询时问到:“我们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?”。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,这个问题虽是空泛的问题,但却折射出当今企业主面对数字化时尚处于迷茫之期的心态。的确,数字化之路与传统公司的运作形态委实大相径庭,但是这并非不可逾越之事;企业主首先应当明确数字化转型思维,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完成数字化转型大有裨益。
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与传统意义的企业变革有相同的方面:战略、品牌、文化与价值体系、传播、产品、组织体系与架构等发生改变;但与之不同的是,在数字化转型中,企业的数字化能力(本部分会另辟一章进行介绍)将会贯穿始终。综合以上方面,作为企业的掌舵人,需要考虑到这样一个系统化、大刀阔斧的转型,怎么做才令企业可以最好、最快的方式得到,比如可以承担转型的资金、风险、团队、时间等。
经过CloudOne.digital多年研究,我们发现对于企业来讲,通常会有两种“转型”思维:
第一:自上而下,由内而外式的转型方式
必备条件:企业掌舵人要具备战略思考的高度。同时具备品牌规划、设计、文化与价值体系的塑造、传播、有关产品研发、用户反馈与数字化能力的全局认知。
企业对自身的了解非旁人所及,在拥有这样的高度和基础认知的情况下,一个清晰的思考逻辑和足够醇熟的战略思考,在配上具备数字能力的咨询公司、传播公司等一系列的外脑乙方团队。进行企业由内而外,自上而下式推动,不难有一个“优雅”的数字化转型。
特点:有一定必要条件的要求,而且企业转型的跨度和规模不同,因此这可能将是一个“耗资”庞大的数字化转型过程。由内而外,自上而下转的转型方式较为彻底,为保证极佳的转型过程和规划的结果,对掌舵人、配合团队的驾驭能力要求较高,其中相关涉及人事、产品、制度体系等的调整的。相对于第二种方式,一般有一个较快的转型过程。
第二:由外而内式的转型方式
第二种思维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,从一个渠道、或一类产品、或一个子品牌进行由外到内的涉入,极强的扩展能力,强有力地与其他部门、其他品牌、其他产品进行嫁接和打通,直至扩展甚至倒逼至企业各个层面、各个方面。
特点:这种方式过程中通过企业在某一方向上获得优异结果,形成向外延展的影响力,扩展至企业全部的过程。同样也必然是有一定的认知、理解与调整实施的过程,相对来讲是一个慢的转型过程。但企业同样需要面对的一个事实为:尽管从一个点出发,转型方式和方向一旦不合适,船小好调头,也同样存在另一个更大的风险:利用数字化能力,可以很快产生占据市场,如共享单车的摩拜;但较为慢的转型方向,也许很快被同行抢占或取代。而且,从点到面的延深,需要选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,这一选择过程的如有偏颇亦有可能因切入点不对而导致尝试失败。
2014年,CloudOne.digital对接中国邮政的山东公司业务,作为中国邮政业务最为发达的分公司之一,其共有9大专业、17地市、30000员工的庞大体系。为此我们选择了第二种以稳为主的升级方式,借助我们的战略规划,由我们洞察分析选中的切入点,以社交媒体商业化的过程一步步的前行,精确把握每一个节点,令每个阶段的目标达成优异的成绩。2016年CloudOne.digital对接新华书店系统,对方高层方面都有极宽的视野和数字转型的决心,并且已经有了明确的战略发展规划。因此,在分析后选择自上而下,由内而外的方式进行。
所以,看似虚实不定且难以把握的数字化转型其实是有据可依的,企业需要根据企业自身、行业环境、市场竞争、战略驾驭能力等因素,对于企业进行完善的分析之后,才能够对于企业产生切实有利的转型方式。